石建勋:维护金融安全 给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发布者:财经研究所发布时间:2017-05-17浏览次数:110

维护金融安全是一件战略性、根本性大事。现代社会,金融已经突破经济工具和媒介中枢的角色,成为国家治理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用好、用活、用对金融手段,是一国能否在利益博弈中占得先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国家安全的宏观战略视角来看,没有金融安全,金融无法健康持续发展,也就难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在内的国家安全体系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支撑与保障。金融强则国强,金融乱则国乱。我们要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来思考和布局金融安全问题。

金融不是“中立”的

当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但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金融风险在累积,金融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全球层面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由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引发的社会政治危机有所蔓延,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

应当正视,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变革的趋势下,金融货币手段越来越多地成为某些发达国家转嫁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维护经济和金融霸权的常态化手段。这些手段包括量化宽松、汇率和利率操控、债务货币化、金融制裁等政策措施。在一系列国际事件背后,也常常可以看到金融的因素。因此,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学会运用金融手段进行国际竞争,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

放眼全球、纵观历史,金融从来都不是“中立”的、无政治色彩的,而是为一定政治目的服务的。金融是现代社会调节利益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中枢。金融家必须要有政治素养,同样,政治家也必须要有金融素养、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安全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意识、提高监管效率。

金融搞好了,全盘皆活

仅就金融资产规模来讲,在一些指标上,中国甚至超过了美国。但坦率地讲,我国的金融竞争力仍有一定差距,运用金融手段治国理政和开展国际竞争的思维也有所滞后。特别是,我国金融现状是大而不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有效性、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大众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需要把金融搞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稳定,犹如给经济注入新鲜血液;金融体系漏洞百出、风险突出,经济安全必将受到威胁。没有安全的金融体系保障,其他领域的开放创新就会有风险,就会受到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要坚定符合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避免为迎合、满足某些国际金融机构或某些国家的要求,而打乱自身节奏。要把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开放与安全的原则和目标系统化、具体化,增强针对性和系统性,用较小的代价实现改革开放效果的最优化。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和监管统筹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坚持“先改革、先完善制度,后开放”“先试点后推广”和“对内开放要优先于对外开放”的原则。围绕这些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为目的,以普惠、包容、开放为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金融安全为保障进行顶层设计。

增强金融体系自身抵抗力

一个人要防止生病,增强自身抵抗力是关键。同样,要维护金融安全,从根本上说需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增强金融体系抵御外部冲击的实力。

要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良好的会计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要不断推进金融业公司治理改革,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强化金融业内部约束机制。要加快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加快构筑合规经营的规章制度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风险管理责任,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在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转型创新成为行业趋势,但无论怎样都要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

要适应现代金融综合化发展趋势,建立统筹、协调、高效的监管框架,从制度上消除监管竞争和监管套利问题,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强化穿透式监管,最终构建一个满足宏观审慎、综合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要求的现代金融体系监管框架,为构建开放安全金融体系提供基础性、制度性保障。要加快提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金融经营、风险管理等专家。要通过市场选择和政府培育,逐步组建发展一批实力雄厚、风险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审慎开展跨境并购,完善境外分支机构网络,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作者为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转自解放日报:http://www.jfdaily.com/journal/2017-05-16/getArticle.htm?id=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