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书记在描述上海的未来时,提出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并用“未来的上海,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形容这个如诗如画的美好愿景。我想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参考发达国家的大都市,谈几点想法。
首先,美好的城市是繁荣和充满活力的。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财富迸发史和城市繁荣史。“城市一直是文明的壁炉,在黑暗中散发光和热”(西奥多·帕克)。这种光和热,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吸引着人们迁往城市。人们聚集在城市,因为分工而提升生产效率,由于贸易而发挥比较优势,依赖文化碰撞而迸发思想。集聚经济所导致的资源优化配置、规模经济所提供的成本优势、学习效应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使得城市迸发了财富而繁荣,这是城市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随着人类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城市能否继续迸发物质财富和繁荣的关键。因此,打造创新之城,激发城市活力,是上海未来能否保持中国经济中心乃至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核心战略之一。
其次,美好的城市是包容和温暖的。物质财富的创造充满了汗水和疲惫,也充满了竞争和冲突。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已经从城市林立的高楼中读出了冰冷,从车水马龙中读出了寂寞。是的,美好的城市不但应该拥有财富和繁华,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诗是对美好和自由的追求,远方是梦想和希望的躯体。一个城市只有是包容的,有海纳百川的大气、人人平等的准则、善待弱势群体的情怀,才能透露出温暖的气息。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而且,终究有一天,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上海将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融入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城市竞争到最后是一种文化的竞争,而对上海来说,这种文化应该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人文精神,站在现代的高度,充满了对人性的尊重、对科学的向往、对善良的坚守和对美好的追求。让这座伟大的城市更包容和温暖,是为“人文之城”。
最后,美好的城市是绿色和可持续的。城市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活质量,离不开绿色环绕、鸟语花香的静谧与安详。农业和田园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那抹绿,它代表着一种平静和超脱。就国际趋势看,绿色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发展方向。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产业竞争或拼楼的高度,而是聚焦于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精致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特别是一些中小城镇,冬天是成群结队的加拿大鹅,夏天是萤火虫营造的童话世界,松鼠调皮地戏弄着大树,土拨鼠鬼鬼祟祟在后院溜达,鹿儿会突然出现在市区……使得城市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世界是平的,城市是尖的。在人口持续涌入的背景下,上海不应该走“摊大饼”的路子,不能到处被钢筋水泥覆盖,就只能向纵向要空间,一方面增加城市人口容积率,一方面腾出空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市民则应提倡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起打造“生态之城”。(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教授,东方学者)
转自新民晚报(2017年06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