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增长新动能——逆势而上的地区、行业现象分析

发布者:财经研究所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24浏览次数:81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多国苦苦挣扎,美国进入“新平庸期”。外需严重不足,内部产能过剩,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不容低估。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思路、新引擎、新动能正孕育生长。逆势而上者的成功事实揭示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希望所在。

1.成功样本 一座“城”改变一座城

空气好,蓝天白云多。这是不久前记者到苏北城市盐城的第一印象。很快,记者的主观感觉得到了数据的客观印证:2014年,盐城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位居江苏省第一。在全国74座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居第四位,仅次于海口、舟山和拉萨。“今年以来,我们盐城PM2.5的平均浓度更低了。”盐城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空气确实好,但是不是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也很大?是否因为一些行业需求不旺停产而使空气格外好?”面对记者的疑惑和十分直率的提问,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叶茂楼给记者提供了一系列相关数据来回答——今年上半年,在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盐城有16项增速位居江苏省前三、10项增幅为江苏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居全省第一。

经济增幅大,环保节节高,受益于盐城的新产业布局:以环保科技、大数据、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及海洋经济等为代表的产业创新“十大工程”,刷新了产业发展版图。盐城还在打造海上风电第一市,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共同构成盐城新能源发电的内容。目前,新能源发电量占盐城市用电量的20%

 一座“城”改变一座城。坐落于亭湖区的盐城环保科技城2009年开建时领风气之先,却也曾有人怀疑是否能够做大做强。但事实证明,环保产业符合发展方向,近几年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如今这座科技城已落户中国环科院等18家重点高校院所和中节能等95家行业知名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雾霾治理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带动形成千亿级节能环保新兴支柱产业。

 “我们这里感觉不到经济下行压力。”717日,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盐城。721日,中关村数海数据资产评估中心在京成立,盐城是其全国四个分中心之一……如今,在盐城大数据产业园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已集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软通动力、南邮大数据研究院等80多个项目。创新转型,是盐城向结构调整要增长、要质量、要效益的有效路径。

【宏观数据】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倍以上,动车组、智能电视、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04.7%47.1%31.7%,光伏电池增长21.7%,光电子器件增长21.5%。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高端液压件自主创新取得突破,国内企业订单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下降4.7%13.5%,挖掘铲土机械、混凝土机械、金属冶炼设备等产量也持续下降。

【观点分析】 经济步入新常态,意味着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已告终结。工业内部结构加快调整,传统产业中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转型升级和消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下降,投资增长正在由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式发展转变。

2.揭示领跑 融入大战略获取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重庆以11%GDP增速领跑全国。什么支撑着重庆的领跑?分析重庆的出口产品结构可以发现,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1.6%,占重庆全市出口额的69.8%。其中,集成电路、手机出口额分别增长约6倍、7倍。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去年,全球去年销售2亿台电脑,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是6300万台,占了1/3,和整个沿海地区产量之和相当。

为什么重庆的电子加工贸易会成为国内最大的基地?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指出,这和“渝新欧”铁路有关,因为电子产品的40%是欧洲在消费,沿海加工了以后空运太贵、水运太慢,把加工基地放在重庆,由“渝新欧”来运,反而是划得来的。

 “渝新欧”铁路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并西进至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渝新欧’这个通道已经成为了中欧铁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重要的载体。”黄奇帆说。重庆的逆势成长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大战略的实施和外贸的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推动下,“渝新欧”影响力扩大,运力上升,今年的运输量将达到250个专列、上百亿元货运额。

在东部,外贸逆势增长的例子也很突出。借助“义新欧”中欧班列以及铁海联运业务的迅猛发展,截至今年715日,义乌铁路海关监管场所进出口集装箱已累计突破一万标箱,达到10358标箱。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指出,在中国经济新旧常态转换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以更高层次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来拓展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而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实现中国经济转型调整的重大战略部署。

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扩区、粤津闽三个新的自贸区挂牌,国家大力支持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融入大战略获取新动力。从出口方面看,今年前8个月,广东出口2.47万亿元,增长2.9%;浙江出口1.1万亿元,增长0.4%;福建出口4592.6亿元,增长1.6%

【宏观数据】 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5.6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7%。出口8.95万亿元,下降1.6%;进口6.72万亿元,下降14.6%。机电产品出口5.11万亿元,增长0.7%,占出口总值的57%。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4万亿元,增长4.1%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2.1%

【观点分析】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指出,尽管我们遇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压力,也遇到了一些其他的困难,但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快,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外贸产业的潜力得到挖掘,所以我国外贸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在增长。

3.数据说话 增长新引擎在哪里

7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增长10.8%,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但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3%。其中,钢铁、建材两个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2.4%8.5%,对工业用电负增长的影响度达到70%。两者也是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对全社会用电负增长的影响度达到129%

在用电量有升有降的背后,是这样的事实——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趋势进一步显现。从消费结构看,新兴业态和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传统消费增速放缓。

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实现37%的迅猛增长,所占比重已接近10%,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服务业投资快于第二产业投资。

8月份,消费品相关行业PMI54.6%,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4.9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3.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非制造业总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与居民消费相关的航空运输、邮政、住宿餐饮、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反映市场发展向好,商务活动指数明显高于临界点,居民消费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宏观数据】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9.5%,已占半壁江山。

【观点分析】 我国需求结构继续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消费市场,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很大。随着结构性改革和定向调控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各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此消彼长,新旧增长动力逐步转换,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光明日报》( 20150910日 13,记者 张翼)